西安工程大学师生跋山涉水用3D技术高精度还原榆林寺观壁画

  近日,陕西省榆林市悬空寺、西津寺等处的洞窟里,西安工程大学的师生们正忙着采集壁画影像,他们手持专业设备,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技术对壁画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3D扫描与建模对榆林地区的寺观壁画进行高精度还原。今后,游客有望通过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在线上近距离、全方位地欣赏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图片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是陕甘宁蒙晋五省接壤地带,也是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地带,地域广阔,沟壑纵横,交通不便,榆林石窟和壁画艺术长期以来不被认知、关注和保护。眼见这些传承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的壁画面临着消失的风险,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号召,成立了“壁影筑梦录古今,榆林华彩映未来”师生实践团队,期望通过数字化赋能,让独特而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图片

  团队由2名专业指导教师和8名研究生组成,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壁画数字化采集计划,跋山涉水,足迹遍布榆林榆阳、衡山、佳县、神木、府谷等处,对17个景区、寺庙的壁画进行了细致的历史、艺术考察和数字化拍摄、还原工作。“壁画作为我国古代艺术家们的智慧结晶,不仅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还是研究明代绘画艺术和陕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复原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指导教师、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雷桐说。

图片

  在悬空寺等处,地形崎岖,山势陡峭,部分区域甚至需要攀爬和绳降才能接近,给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利用摄影、三维扫描等技术对内部壁画进行了全方位的采集和记录,为后续的数字化保护工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团队队长、新媒体艺术学院2023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杜英捷说:“我很荣幸能够在传统文化遗产和现代数字化技术的交融中为榆林壁画艺术的保护出一份力,脚上沾满黄土,让我对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更深的敬意,我深感责任与荣耀并存。团队的努力和成果,让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成长,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贡献力量的决心。”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壁画进行数字化处理不仅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传承,更是对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革新。数字化传播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和欣赏到榆林壁画的独特魅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复原后的壁画图像将被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通过VR和AR技术,游客在家中就能近距离地观赏到这些壁画,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这些数字图像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为便捷和丰富的资料,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发展。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深化与榆林地区的合作,探索更多有效的文物保护方式和技术手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通讯员 张琪 马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