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几十斤剪报册,近百本连载小说……75岁半岛老读者的“悦”读人生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晓雯

“我喜欢看书,年轻时晚上都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文学小说、健康医疗、常识科普这些,我都喜欢看,报纸正好满足了我的阅读需求。”家住市北区的75岁老人于鹏魁,是《半岛都市报》的忠实读者。在读报之余,他将感兴趣的内容都剪下来装订,光连载小说就剪出了近百本。25年来,于鹏魁制作的各类剪报册,加起来有几十斤重。

图片

坚持读报,25年剪出几十斤重的剪报册

今年75岁的于鹏魁,于1968年入伍当兵,复员之后,就在原青岛四方机厂工作,对铁路有着深厚的感情。“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是电力机车和动车,几十年来,发展地很快。”在工作之余,于鹏魁喜欢阅读,无论是新闻热点还是文学小说、医学科普、食谱制作等等,他都在沉浸这些文字之中,享受各类知识带来的乐趣。“报纸上这些内容都有,非常全面,正好满足了我的阅读需求。”于鹏魁介绍,自半岛都市报1999年创刊以来,他就一直订阅。“半岛报的涉及面很广泛,不仅有青岛市的内容,胶东半岛和山东很多地方的新闻都能有。”于鹏魁说道,前几日他从报纸上得知了潍烟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莱州、招远市接入全国高铁网的消息,非常高兴。

图片

在于鹏魁的家中,有八九个装满剪报集的袋子,加起来能有几十斤重。“我特别喜欢之前连载的小说,每天都剪下来,用一个夹子夹起来。等小说完结,再统一把它们装订到一起,一张不落,这样就是一本完整的书。”《秦腔》《浮沉》《临界婚姻》《上海头脑》……从文学名著到各类小说,总共有近百本,都被整齐地装订成册,包上了白色的书皮。练得一手硬笔书法的于鹏魁,细心地给每本装订好的小说都题上了名字。记者随手翻开一本长篇小说,日期是从2005年3月份连载到9月份,有半年的时间跨度,每页都平整完好。一个个留有墨香的方块字,同样承载着于鹏魁快乐的读报回忆。

图片

剪报剪成“百科全书”,是街坊邻居的“说师傅”

天气炎热时,于鹏魁喜欢到第一海水浴场洗个海澡。闲暇之余,他经常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和认识的老年人一起聊聊天,锻炼一下身体。“青岛人早上喜欢喝甜沫,甜沫是咸的,那为什么叫甜沫?”“栈桥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它也有门牌,那门牌在哪里?是什么路?多少号?”“具体是哪个山叫湛山?”于鹏魁介绍,这些青岛的地理文化和人文特色,就是他们日常聊天的话题。“我特别喜欢半岛的人文青岛这个栏目板块,能够深入了解青岛的历史文化,讨论这些内容也能够活跃思维。”因为从报纸上了解到不少相关知识,于鹏魁常常为大家解疑答惑。热爱阅读求知欲强的他也会写一些文章投稿,或者提问专业性的问题,在多家报纸上进行了刊登。

图片

于鹏魁装订的部分连载小说

“家里人也会翻看报纸,报纸上天天都有气象预报和海浪预报,什么东西涨价跌价,各个方面的都有。报纸上的内容,也记录了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连载小说,人文地理、社会热点、食谱制作、知识科普等内容,都是于鹏魁的剪报素材。“邻居们知道我喜欢看报,收集了不少菜谱,想做个新菜式就会来问我。我不会做但会说,就说他们听,他们回家就把菜做出来了,都叫我‘说师傅’。”于鹏魁笑着说道。“看书是汲取营养,虽然年纪大了,我对元宇宙、区块链、AI这些新鲜事物也很感兴趣,尽管不是很懂,我还是喜欢去学习,与时俱进吧!”于鹏魁表示,如果有喜欢收藏报纸,对剪报感兴趣的读者,他乐意分享自己的剪报册。

图片

二十多年来,于鹏魁制作了几十斤重的剪报册

图片

图片

于鹏魁整理自己的剪报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