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殖民主义”,该终结了!

图片

京津冀三地海关缉私部门数据显示,10年来,共侦办走私“洋垃圾”案件424起,查获固体废物135.5万吨。而类似有害“洋垃圾”入侵问题,在全国多地均有存在。


图片


“洋垃圾”,是来自国外固体废物的统称。这些物品,不符合环保标准,且在加工过程中可能释放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有机化学品、放射性物质,过度消耗能源或污染环境。过去,受限于发展阶段和社会认知,一些国家尤其是落后地区成为西方倾倒垃圾的重灾区。


但近些年,已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出台专门治理措施。我国2021年起已全面禁止固体废物入境。再看东南亚地区,泰国于2022年宣布将分阶段实施全面禁止塑料废料进口计划,马来西亚从2021年6月开始,对“洋垃圾”征收再循环处理费。而非洲,30多个国家认可《巴马科公约》,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和控制危险废物在非洲大陆越境转移……对“洋垃圾”说不,正成为全球多数国家的共识。


自己的垃圾自己收,这是再朴素不过的道理。然而,大概是往外倒垃圾倒惯了,眼见着被倾倒国的管控严格起来,西方一些国家非但没有收敛,还操作了一出出神出鬼没的走私“漂流记”。2018年,面对中国就塑料垃圾等资源垃圾的进口禁令,日、美、欧盟等还在公开场合指责中国“突然改变政策会助长世界环境恶化”,声称此举“在全球供应链造成根本性破坏”。这种厚颜无赖行径,足见其傲慢与自私。


如《塑料废物贸易:一种新的污染转移殖民主义手段》一书指出的,(把废物)从“全球北方”国家转移到以“全球南方”国家为主的地方,这构成了21世纪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通过直接出口各种废弃物,发达国家既可保障本国的充分消费,又能实现“垃圾变现”,而发展中国家却不得不承受生态系统、工人健康和社区安全等被损伤的代价,而后者往往更没有能力处理海量垃圾。“清洁自己,污染别人”,本质上这就是一种隐性的生态掠夺,是让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造成的环境成本买单。


“有着最严格环保法的地方,也是向贫困国家出口垃圾最多的地方”。生态殖民主义,严重破坏了全球生态,也是不平等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延续。对于霸道者,我们必须守住国门的底线,坚决拒绝,坚决斗争。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的“垃圾倾倒场”,同样具有绿色发展的平等权利,追求清洁家园的愿望应当得到尊重。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可以团结起来,加强合作,加快推进建立更强有力的废物管理约束机制,敦促相关国家担起自身该承担的责任。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球是全人类的地球,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应该呵之护之。数据显示,高收入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6%,却制造了全球34%的垃圾。如美国,每年产生约84亿吨废物,人均年垃圾产量约26吨。既然口口声声环保、人权,不如从自身的垃圾减排、无害处理做起。


撰文:田闻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