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自我颂扬?诺贝尔经济学奖背后的殖民历史批判

全文3212字,阅读约需10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达隆·阿西莫格鲁、赛蒙·约翰逊和詹姆斯·A·罗宾逊因研究殖民时期定居模式与国家经济发展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引发激烈争论。

02三位学者的理论依赖“定居者”与“制度”的假设,受到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的质疑。

03然而,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经济增长背后不容忽视的道德代价,以及西方在构建所谓“良好制度”过程中所忽略的剥削本质。

04除此之外,文章指出殖民地的制度演化不仅是欧洲定居者的选择,更是与奴隶制、资源掠夺等不可分割的。

05作者认为,这种剥削性提取的行为为现代欧洲的经济崛起奠定了基础,使殖民地成为欧洲经济与政治变革的核心动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导读

本文通过对达隆·阿西莫格鲁、赛蒙·约翰逊和詹姆斯·A·罗宾逊三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进行评述,深刻探讨了其关于殖民时期定居模式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的理论及其在学术界引发的激烈争论。文章不仅指出了他们的理论所依赖的“定居者”与“制度”的假设,亦对其学术性与历史性提出了质疑。尤其是,其“定居者建立强大制度”这一逻辑被认为过于简化,忽视了殖民历史中被压迫群体的巨大代价,以及对现代西方繁荣的贡献。


作者指出,殖民地的制度演化不仅是欧洲定居者的选择,更是与奴隶制、资源掠夺等不可分割的。而这类“剥削性提取”的行为,为现代欧洲的经济崛起奠定了基础,使殖民地成为欧洲经济与政治变革的核心动力。这种提取不仅仅是对殖民地自然资源的掠夺,更多的是对人力资源的深度剥削。文章的论证深刻揭示了经济增长背后不容忽视的道德代价,以及西方在构建所谓“良好制度”过程中所忽略的剥削本质。这使得该诺贝尔奖获奖的背后,或多或少存在西方对自身成就的一种过度颂扬和美化。


本文由Howard W. French撰写,他是《外交政策》的专栏作家,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并曾长期担任国际记者。French的最新著作《生于黑暗:非洲、非洲人与现代世界的形成,1471年至二战》深入探讨了非洲在全球历史中的角色与影响。作者对阿西莫格鲁等学者的理论进行了一系列批判性思考,包括他们对“制度至上”的过分简化,忽视了殖民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同时也提出了这些制度的成功依赖于被殖民地人民的长期压迫。通过回顾与反思殖民时期的历史,文章试图提供一种更为立体的视角来看待制度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在当下全球治理和发展问题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这些思考无疑为我们理解“制度”的作用以及西方繁荣的历史脉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图片




为何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争议如此之大?


每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时,我想象新闻观众会在早晨喝咖啡时静静点头,听着收音机或浏览头条,心中默认“经济学家自有其独特的语言”,而他们的研究过于狭隘或深奥,公众很少质疑瑞典学院的判断。


今年的获奖作品却不同。获奖的三位学者——达隆·阿西莫格鲁 (Daron Acemoglu)、西蒙·约翰逊 (Simon Johnson) 和詹姆斯·A·罗宾逊 (James A. Robinson)——的研究成果很容易概述。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于2012年出版的书名《国家为何失败》(Why Nations Fail)就揭示了一部分研究内容(尽管约翰逊并未共同编写此书,但三人经常合作)。


不仅仅是书名,他们的许多研究的核心论点也很清晰:在过去几个世纪里,欧洲人将其势力扩展到全球,而在那些殖民者定居并建立稳固社区的地方(例如早期的美国),通常繁荣发展;而在欧洲定居条件较为脆弱的地区(尤其是非洲热带地区),则没有达到这样的繁荣。


经济学家们解释原因在于,前者建立了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而后者则形成了以提取资源为主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在独立时代依然延续,尽管欧洲殖民者早已放弃直接政治控制。此外,三人在2003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到,这种定居模式往往受到流行病学的驱动——在疟疾等致命传染病猖獗的地区,欧洲人的定居更少。


今年的获奖作品在学术界内引发了非同寻常的批评,揭示了经济学家与其他社会科学家之间的显著分歧,特别是与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之间的分歧。多年来,这些学科之间的关系一直带有一定轻蔑;社会科学家常指责经济学家假扮成科学家,而经济学家则反驳说,其他学科的专家对影响国家经济生活的可量化因素缺乏理解。


然而,阿西莫格鲁、约翰逊和罗宾逊的情况则不同,他们在获奖作品中对历史的理解被认为超出了他们应有的理解水平,这尤其激起了历史学家的不满。一些历史学家尖锐地批评其作品中对历史的运用,称其为“加了回归分析的维基百科条目”。


作为一名业余历史学者和曾在几乎全球各地区工作过、专注非洲报道的记者,我很容易想到一些反例。例如津巴布韦(前称罗得西亚)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反例。该国拥有长期的白人定居社区,其中一些人至今仍在当地居住。与其周边国家以及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比,该地区的热带病环境相对有利,疟疾等传染病较少。然而,津巴布韦却常被视为一个濒临失败的国家。


一些读者可能会认为我指出这样的反例不公平,认为这不足以否定经济学家所提出的总体模式。但我对他们的理论有更广泛的质疑,首先是因为他们的核心论点并非新颖。


在我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非做记者时,来自多个领域的学者和外交官常指出,疾病环境对非洲是毁灭性的。不过,他们谈论的并不是欧洲定居者的缺乏,而是传染病对非洲人自身带来了巨大损害,极大削弱了成年人的生产力,且损害了儿童的智力发展。恶劣的疾病环境还导致婴儿、儿童和母亲的高死亡率,迫使女性不得不生育更多孩子以确保有部分子女能活到成年,从而剥夺了女性大部分生产性生命。


流行病学不仅仅关乎人类疾病。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长期以来缺乏人类最重要的役用动物和快捷的陆上交通工具——马匹。原因在于广泛存在的舌蝇传播致命的牲畜疾病。同样,出于不同的原因,南美洲也缺乏这一关键的负重动物,尽管它本身是几个伟大历史帝国的发源地。


甚至一些同情的经济学家也批评了阿西莫格鲁、约翰逊和罗宾逊的研究。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阿尔文德·苏布拉马尼安 (Arvind Subramanian) 最近撰文指出,他们的“制度重要性的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道格拉斯·诺斯 (Douglas North) 甚至亚当·斯密 (Adam Smith);他们关于殖民塑造了制度演变的观点既不新颖,也缺乏历史质感,甚至并不准确;他们通过殖民作为自然实验来探究因果关系的策略值得商榷,因为这无法区分殖民者的定居地点与他们带来的人的资本;用于关键变量‘定居者死亡率’的数据存在缺陷且选择性使用;因此,研究结果……存在不稳定性且缺乏稳健性。”


另一种批评指出,这三位学者未能突出欧洲对所谓“新大陆”的剥削,特别是对被奴役的非洲人的剥削,如何促进了欧洲的财富积累和制度构建——这些制度往往被获奖者视为欧洲“内在”的特点。这一点与我在最近的著作《生于黑暗:非洲、非洲人及现代世界的形成,1471年至二战》(Born in Blackness: Africa, Africans,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1471 to the Second World War)中的发现非常一致。在书中,我论证正是这种掠夺推动了欧洲在16世纪及其后的经济崛起。这里的“掠夺”并非诺贝尔奖得主们或大多数读者所联想到的那种,而是指数百万非洲奴隶被跨大西洋贩运,以从事改变历史的商品生产,如糖和棉花。


我的书指出,这些商品及其所带来的收入在欧洲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和政治变革。通过使欧洲人在大西洋彼岸的大陆上定居不仅在人口上变得可行,也在经济上变得有利可图,这种掠夺实际上塑造了我们如今所称的“西方”。


我并非一味批评阿西莫格鲁、约翰逊和罗宾逊。我曾阅读过他们的大量作品,还在公共政策课上教授过阿西莫格鲁和约翰逊的最新著作《权力与进步:千年技术与繁荣之争》(Power and Progress: Our Thousand-Year Struggle Over Technology and Prosperity)。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在撰写《生于黑暗》的核心论点时还参考了他们的另一篇研究文章《欧洲的崛起:大西洋贸易、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The Rise of Europe: Atlantic Trade,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该文中的数据表明,那些参与了非洲奴隶和商品贸易的大西洋沿岸欧洲国家不仅迅速繁荣,而且相对于欧洲其他地区保持了持久的经济优势。


此外,这三位作者还将这些国家民主制度的早期发展归因于非洲人被剥削所带来的繁荣与阶级动态:


“欧洲的崛起不仅反映了大西洋贸易和殖民主义的直接影响,还反映了一种由这些机会所引发的重大社会转型……大西洋贸易在英国和荷兰……通过让海外商人、奴隶贩子和各类殖民种植园主等在皇家权力之外得以富裕和壮大,改变了政治权力的平衡。通过这一途径,大西洋贸易推动了保护商人免受皇家权力侵害的政治制度的形成。”


在此次诺贝尔奖中,似乎忽视了这三人关于大西洋强国如何走向强大与繁荣的研究成果,这或许说明西方陷入了一种自我赞美的陷阱——过分相信自身的美德能够决定国家命运,却忽略了那些被殖民、被占领或被征服的土地上劳动者所作出的贡献,可能才是现代时代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文章略有删改,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与本平台立场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