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南昌起义中的自贡人||刘刚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图片

图片




南昌起义中的自贡人
刘 刚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在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的直接指挥下,北伐军2.3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揭开了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在起义队伍中,不乏自贡人的身影,他们是革命先行者,是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盐都儿女的杰出代表。值此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96周年之际,我们从地方志书和有关历史文献中,努力找寻他们的革命轨迹,以此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激励盐都儿女不负先辈遗志,建设美好家园。
图片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前雕塑(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根据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公开数据,截至2022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的四川籍(包括直辖前的重庆地区)84名将士中,自贡籍有8名,荣县和富顺县各4名,与宜宾、南部、江津三县一起并列全川第一。我们将分成上下两期分别介绍在南昌起义中的荣县人和富顺人。

图片




吴玉章:49岁的起义元勋

吴玉章(1878—1966),原名永珊,字树人,荣县双石桥蔡家堰(今荣县双石镇蔡家堰村)人。1903年与二哥吴永锟(号紫光)同赴日本留学,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从事民主革命运动,1913年赴法国留学。1918年代表四川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开始接受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1920年组织领导四川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的自治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47岁。

图片
南昌起义领导机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有关吴玉章的信息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吴玉章先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委兼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曾保护贺龙部队开到武汉,协助朱德、刘伯承发动四川顺泸起义。1927年8月1日,他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领导机构——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负责主持处理革委会各种日常事务。后随贺龙指挥部南征,转战赣、闽、粤。10月,党中央派他和刘伯承、吴鸣和等秘密前往苏联学习。这一年,吴玉章年满49岁。

图片
吴玉章《八一革命》手稿(2022年4月2日翻拍于吴玉章故居陈列馆)

在苏联期间,吴玉章对南昌起义进行科学总结并撰写论著《八一革命》,详细分析了南昌起义的远因和近因,叙述了起义的过程,指出了南昌起义的巨大影响。1935年,吴玉章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8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后历任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等职,是“延安五老”之一。1946年,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1948年,任华北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等职。1966年12月12日,在北京逝世。




吴匡时:南昌起义领导机构秘书

吴匡时(1859—1937),原名永桪,吴玉章长兄,荣县双石桥蔡家堰(今荣县双石镇蔡家堰村)人。

1906年,吴匡时到日本留学,经三弟吴玉章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期间,为发展革命力量,吴匡时与吴玉章一起积极联合在日本的中国会党领导或骨干,同时宣传同盟会和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后来,他们决定将联合组织定名为“共进会”,随即召开“共进会”筹备会。因德高望众且年长,吴永桪被推为筹备会临时主席。1907年8月,“共进会”在东京正式宣告成立,吴永桪被选为领导成员之一。此间,他立下匡救时弊之志,遂改名“匡时”。

1925年,吴匡时被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指派为国民党荣县党部筹备员,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建立区党部6个、区分部58个。同年秋,国民党荣县临时县党部成立。次年10月,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国民党(左派)荣县党部于“双十节”(10月10日)正式成立,吴匡时当选为监察委员。11月,国民党(左派)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重庆召开,吴匡时作为荣县代表在这次会上当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与杨闇公、刘伯承、李筱亭、邓劼刚、熊子俊、刘公潜、朱玉阶(朱德)杨吉甫等人组成新的省党部执行委员会。

1927年7月下旬,接中共武汉地方组织通知,吴匡时与江子能、陈宣三、陈林、刘公潜一行五人赴南昌参加起义。因封锁交通不便,吴匡时一行赶到江西九江时,得知起义部队已离开南昌向南进军。于是他们辗转到汕头加入起义部队,被时任革命委员会秘书长的三弟吴玉章安排在革命委员会担任秘书工作。潮汕失利后,吴匡时不得已与大家一起经香港分散撤离。1937年,吴匡时在荣县双石桥蔡家堰家中逝世。

图片

吴匡时像(2021年5月13日翻拍于吴玉章故居)



吴鸣和:成长于南昌起义的红军参谋
吴鸣和(1890—1933),又名鸣鹤,吴玉章二哥吴永锟之子,荣县双石桥蔡家堰(今荣县双石镇蔡家堰村)人。早年就读成都讲武堂,曾在熊克武部任营长。1927年在武汉参加中国共产党,同三叔吴玉章在武汉国民政府工作。同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随即同吴玉章参加南昌起义,后随军南征至广东潮汕地区受挫。10月,同吴玉章、刘伯承等秘密经海参崴去苏联,入列宁格勒军事学院学习。

图片

吴鸣和(右)与吴玉章(左)合影(2022年4月2日翻拍于吴玉章故居陈列馆)
1930年,吴鸣和回国,奉命去鄂豫皖苏区,遂改名兰生(蓝生),任红四军(红四方面军的前身)十一师参谋主任、红四军总部参谋,后到川陕边界地区开辟苏区。1933年,因与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煮意见不合,几乎险遭杀害。后在南江县作战中身负重伤,因医治无效牺牲,时年43岁。1984年9月29日,吴鸣和被荣县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烈士。



罗纲秩:南昌起义第九军军官

罗纲秩,别号枳光,荣县程家场(今自贡市贡井区成佳镇)人。25岁时考入黄埔军校(正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队学习,毕业后到朱德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南昌起义后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担任第一营指导员。1927年8月1日凌晨,起义爆发,罗纲秩随朱德率领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及南昌公安局部分人员加入到激烈的起义战斗之中。

图片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同学通信录》有关罗纲秩的信息

以上关于罗纲秩的生平事迹,笔者根据2022年7月四川省档案馆《民族脊梁 巴蜀军魂——南昌八一起义中的四川英雄》一文整理而成,文中除还交代其通讯处为“四川自流井程家镇德芳斋”外,别无更多关于他参加南昌起义的信息。于是,笔者再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同学通信录》,也与上述情况几无二致。正一筹莫展之际,友人提供了一份题为“陆军步兵少校·罗”的历史资料,页码标记为“930”。资料显示,罗纲秩籍贯为四川荣县,出生于前13年(1899)11月12日,就读于中央军校三期步科,于民国24年(1935)7月16日被任命为陆军步兵少校。这些信息与前述内容高度吻合,还新增了罗纲秩的出生日期及之后授予的军衔,令笔者甚为欣喜。

图片

友人提供“陆军步兵少校·罗”有关罗纲秩的信息

振奋之余,笔者再查1993年版《荣县志》,并结合网上李则夷《我所知道的罗纲举》及罗瑶华《洪山地区农民暴动前敌总指挥罗湘》二文,可知罗纲秩还有一个弟弟名罗纲举(1903—1928,字国光,后取名罗湘),曾与荣县“农王”曾莱于1923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今四川大学前身),在校长吴玉章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此后,罗纲举受组织委派去湖北组织农民暴动,曾负责指挥鄂北13县农民运动,1928年回川乘船至万县时,被杨森部士兵借口枪支“走火”杀害。可见,罗氏兄弟皆为革命勇士。




许祖熊:牺牲于南昌城的参谋长
图片

许祖熊烈士像

许祖熊(1901—1927),字汉初,富顺县彭家庙(今永年镇)人。许祖熊出生在一个清末的书香门第家庭,祖父与父亲均有功名。他幼年在家读私塾,1916年考入富顺县立中学校(今富顺二中前身),1919年考入第二届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在成都学习期间,他与肖树域(朴生)、程秉渊(子健)等13人组织以学习、研究社会主义为对象的进步社团——劳人会(又名劳人团),并参加各种进步活动。

1921年1月20日,许祖熊与122名勤工俭学留法学生到达法国,同赵世炎、邓小平、程子健等被分配到克鲁梭史莱德钢铁厂,边做工,边学习。同年6月,为反对北洋军阀政府丧权辱国地向法国借款,赵世炎、周恩来在巴黎成立拒款委员会,许祖熊积极在华工中宣传拒款委员会的主张,号召广大华工参与斗争。9月,又参加“誓死争回里大(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里昂中法大学本为勤工俭学学生所办,而校长吴稚晖却拒绝勤工俭学学生入学,法国政府也连续断绝勤工俭学学生的生活来源。鉴于此,赵世炎、蔡和森、周恩来发起“争回里昂”的斗争,法国各地的中国勤工俭学学生纷纷组成“先发队”和“援里队”,向里昂进军,准备占领里昂中法大学。10月13日,法国政府动用大批军警,将104名“先发队”成员押到马赛,强行遣送回国,许祖熊机智逃脱,得以继续留法学习。同年,他转入梭米耳工业专门学校。

1922年6月,许祖熊加入赵世炎、周恩来、聂荣臻等在巴黎组织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不久,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成立,许祖熊随即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6月,在中共旅欧总支部领导下,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声讨英、日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五卅惨案”暴行。留法学生中的国家主义派向法国政府告密,法国当局令中国留学生限期三日内离境。12月4日,许祖熊被迫离开法国经莫斯科转道回国。

1926年,许祖熊受党组织派遣到广州入黄埔军校政治部,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八师政治部政治科长兼总务科长。1927年8月1日,已升任第三军参谋长的许祖熊毅然参加党领导的南昌起义。起义部队撤离后,许祖熊奉命转入地下工作,欲乘国民党庆祝“双十节”(即10月10日,中华民国诞生日)之际再次发起暴动时与田雨晴等7名同志不幸被俘,并遭敌人残忍杀害,头颅在南昌城悬挂示众达3天,时年26岁。

图片
1983年7月1日,许祖熊被民政部确认为“革命烈士”。
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前夕,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把许祖熊的名字列入了《死难烈士英名录》。1983年7月1日,民政部正式向许祖熊烈士家属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上面这样写道:“许祖熊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在证书的附联上,还有“南昌起义部队参谋长”“1927年在南昌起义战斗中牺牲”等字样。



田雨晴:南昌起义的留守者

田雨晴(1900—1928),又名宇琦,富顺县城厢(今富世街道)人。1918年,田雨晴就读于富顺县立中学校(今富顺二中前身),4年后考入四川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成立于1914年,今四川大学前身之一)。在成都读书期间,受吴玉章、杨闇公等四川早期革命家的影响,他思想进步很快,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社会活动,开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6年,田雨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田雨晴与同学廖恩波(内江人、四川早期革命运动领导人)一起参加党的工作,组织编辑出版《成城周刊》《响应周报》等进步刊物(另有《城成周刊》《诚成周刊》与《响导周报》《向导周报》之说),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唤起社会民众的觉醒。

图片

田雨晴烈士画像

1927年,田雨晴受党组织派遣回富顺从事地下工作,但很快被驻防富顺的刘文辉所部第二十四军第五混成旅(旅长张志芳)追捕。脱险后,组织派他到长沙、江西等地继续开展工作,随即参加南昌起义。起义部队撤走后,田雨晴与富顺同乡许祖熊等奉命继续留在南昌城,潜入地下工作,并计划乘国民党庆祝“双十节”之际再次举行暴动。不料机密泄露,他与许祖熊等7名同志被捕。不久,许祖熊惨遭杀害,田雨晴经富顺同乡谢持(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委)出面保释才得以出狱。返回家乡后,田雨晴以富顺县实业局局长的身份作掩护,长驻宜宾经营商业﹐为党筹集活动经费,同时又主编出版地下刊物,宣传革命,不幸又被地方军阀逮捕入狱。在狱中,田雨晴备受酷刑而不屈,于1928年3月被枪杀于宜宾合江门,时年28岁。

图片

央视报道田雨晴烈士截图

1950年,田雨晴被川南行署追认为革命烈士,《新华日报》纪念“三·三一”惨案23周年特刊报道了他的革命事迹。1990年,富顺县人民政府确认田雨晴为革命烈士。2022年4月,田雨晴再次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关注,其革命事迹纪录片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清明特别节目《你的名字》中播放。该纪录片以《追寻“打响第一枪”的人》为名,主要讲述寻访南昌起义参加者田雨晴的过程。



杨量衡:朱德的警卫排长
杨量衡(1908—1928),又名亮衡、铁铮、书铨,富顺县舒家垇(今自贡市自流井区舒坪街道)人。童年时期,杨量衡在家读私塾。辛亥革命后,随着“新学”的兴起,杨量衡于1920年到离家10公里以外的自流井树人学堂读书。

图片

杨量衡烈士画像

1924年,川军第九师(师长刘文辉)在宜宾举办团练干部学校,16岁的杨量衡到该校第二大队学习军事技能。次年,因军阀杨森发动四川“统一之战”,杨量衡不得不提前毕业,随即进入杨森的川军第三师护卫营一连任见习排长。1926年,杨森部妄图窥袭武汉,被国民革命军击溃,杨量衡随即离开杨森部。两年的军旅经历,让杨量衡彻底看透了军阀拥兵自重的土皇帝本性,继而坚定了要推翻其反动统治的决心。

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形势的发展,国民政府从广州迁都武汉,湖北逐渐成为大革命的中心。于是,杨量衡径直到汉口,在武昌官纱局参加了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的招干考试,被顺利录用担任第二十军教导团学兵营排长。7月,贺龙的二十军和叶挺的十一军东征讨蒋,杨量衡随军东征,随后于8月参加南昌起义。9月,起义部队撤退南下,杨量衡在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他随部队参加了广州起义,以后又参加了会昌、潮州竹竿山等战役。随后,起义部队被打散,杨量衡编入朱德领导的第九军,任警卫连(后为工农革命军直属特务连)排长。在这期间,杨量衡随朱德先后在广东董塘、仁化、坪石和湖南宜章一带与敌人展开游击战,建立了宜章苏维埃政府。1928年2月,杨量衡随朱德上江西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在摺岭突围战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0岁。

图片

罗说今写给富顺县委的信

1951年12月28日,杨量衡烈士的威远籍战友罗说今(又名罗世法,字献闻,时任自贡市民政局干部)受其父亲所托,写信给富顺县委证明了杨量衡的革命经历及“参加‘八一’革命”的事实。1982年3月23日,富顺县人民政府确认杨量衡为革命烈士,并建立烈士纪念碑,今富顺县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陈列有他的遗像和革命斗争事迹。



刘道盛:贺龙的警卫营长
刘道盛(1898—1931),又名力劳,富顺县长滩坝(今长滩镇)人。他出生于一户贫民家庭,幼年就读于长滩坝公立小学堂(原清代庆恩书院)。

图片

刘道盛烈士画像

1920年至1923年,他在闻名全川的“赤化学校”——泸县(今泸州)川南联合县立师范学校学习时,受时任校长恽代英的影响,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走上了革命道路。1924年春,刘道盛考入四川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1925年7月,刚从四川陆军讲武堂毕业的刘道盛考入黄埔军校,先后在第三期步兵科、第四期政治科学习,并在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8月,刘道盛随周逸群(时任黄埔军校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主席)带领的北伐左翼宣传队参加北伐,路过湖南常德时留在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并担任政治讲习所教官。1927年2月,调到武汉工人纠察大队任队长。同年6月,纠察大队解散,刘道盛回到贺龙部队任特务营(即警卫营)第一连连长,不久升任特务营营长和军委委员。在此前后,刘道盛介绍四川陆军讲武堂同学黄霖(四川新都人)及进步青年陈震华(四川犍为人)等到贺龙部队工作,并培养黄霖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1日,刘道盛参加由周恩来、贺龙、恽代英等领导的南昌起义,其主要任务是全力保卫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部。起义爆发后,由于起义军第三团未及时赶到预定地点展开攻击,让起义瞬间陷入险境。在这紧急时刻,刘道盛根据起义军总指挥贺龙的命令,迅速派特务营第一连(黄霖为连长)第一排,火力封锁国民党第三军军部大门,从而确保了战斗部署按计划实施。在部队撤离南昌途中,刘道盛率部先后参与壬田、会昌等战役。9月下旬,在广东汤坑战役(现称汾水战役)中,刘道盛一面令特务营一连保卫贺龙等首长,一面亲自率第二、三、四连坚守潭岭山,以掩护总指挥部安全。待部队脱险后,刘道盛辗转赴海陆丰开展农民运动,任农民自卫队队长,不久转至广州任工人纠察队队长。11月初,他又被党组织派到武汉领导工人武装斗争。

1928年初,刘道盛受组织安排,到驻军涪陵的四川军阀郭汝栋军中开展兵运工作,并担任中共涪陵军运支部书记。1929年,又任随营学校大队长,协助开展涪陵县庙垭乡反霸斗争、开宝寺平民革命军暴动、罗云土地会暴动、长江北岸农民运动等工作,并在郭汝栋军内部积极发展党组织。1930年2月,军运支部准备趁郭军出川之际发动兵变,但因泄密,刘道盛不得不撤离郭部,到上海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不久担任中共上海市兵委书记。1931年,中共上海市委机关遭敌人破坏,刘道盛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看守所。是年秋,刘道盛在龙华英勇就义,时年33岁。

图片

镌有“刘道盛”英名的龙华墙

2020年,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在原龙华看守所刑场旧址新建了一道纪念牺牲烈士的“龙华墙”,上面镌刻了77位烈士的姓名,刘道盛的英名赫然在列。

南昌起义的枪声虽已远去,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每一位起义将士的努力与牺牲,不能忘记他们为革命斗争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作为新时代的赶考者、答卷人,自贡儿女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承发扬“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八一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自贡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

图片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 刚
供稿: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