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70年 | 小童装成为中国文明进程缩影

文:鲤鱼
国内的童装对于人们而言只是缩小版的成人服装,这一观念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直到80年代人们才更加注重童装与成人服装的区别。不论是从建国初的单一成人缩小版服装到如今的款式、风格与色彩的多元化;还是最开始的只注重童装的实用性到如今的利用童装来表达个性态度,这些变化都表现出中国童装在服饰上的进步。而在童装的选择方面,从之前妈妈手工制作的温暖牌衣裳到如今可以直接购买童装成衣甚至量身定制;从建国初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朴素到如今的众多奢侈品牌童装的选择;从建国初向苏联学习的小列宁装与小布拉吉到如今世界各国童装品牌纷纷在中国开店,这些一系列的变化都是中国建国70年来文明发展的脚印。
接下来,我们以十年为一个阶段,追溯童装的发展之路,寻找内心深处的童年记忆,发现中国文明的进步轨迹。
1949-1959: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小列宁装与小布拉吉的天下
虽然五十年代百废待兴,但是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精神上空前富足,对未来充满憧憬。那时候的孩子们不到特别的节日总是穿不到新衣服,平常都是破旧的衣服,一件衣服,老大穿了传老二,老二穿了传老三,所以,生活在五十年代的孩子几乎没有哪一个是没有接收过亲戚的旧衣服的。
建国初期因为与苏联交好,那时的大人流行列宁装、中山装、工装裤、布拉吉,孩子的穿着也同样延续了大人们的风格:夏天男孩子们穿背带短裤,女孩子们各种各样的布拉吉飘扬在大街小巷,引领着那个时代的时尚。而值得注意的是鲜艳的红领巾、整齐朴素的白衬衫、蓝布裙则是那个年代很流行的学生装。
图片
电影《祖国的花朵》
另外,孩子们冬天的穿着多是花布棉袄。花布棉袄在当时颇具意识变革的痕迹,用鲜艳小花布做成的棉袄,花色中多具备红色,略显革命色彩,这一采用了与农民文化特色的小花布制成的棉袄是当时大多数少女与幼女在冬季的服装。
1959-1969:绿军装助你成为最可爱的人
六十年代是个被绿军装和“蓝白灰”统辖的天下,绿军装、解放鞋、红袖章、军挎包构成为当时男女青年的时装,而当时全国物资匮乏,布票是能获得新衣服的唯一手段,所以孩子们的服装与当时的大人一样,款式简单,颜色单一。
图片
童声合唱,男孩女孩清一色的军装,小本本是最亮的装饰。
对于男孩子来说,最时髦的也是绿军装的外套,中国服装被淹没在了一片国防绿的军装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解放军的服装有意识地区别于欧美军装,因此采取了与苏联相似的款式:军官戴大壳帽,士兵戴船形帽,军服领式。海军则是标准的国际型,因为水手服特别好看,于是“海军服”在童装中广泛流行。
而女孩子的服装,都是巧手的妈妈们拿着从供销社买来的小花布绞尽脑汁地让自己的女儿在有限的条件下绽放美丽。
图片
1969-1979年代:缝纫机的“咔咔”声是入睡前最动听的声音
这个十年里,70年代初到中期这段期间童装未有任何改变,跟60年代一样,人们最爱穿的还是草绿色的军装,但是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开始,人们的服装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70年代末,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告别了那个“灰蓝黑绿”的时代,服装从单一的色调走向绚烂多彩。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我国本土童装崭露头角,制作童装的材料和颜色样式增多,在那个时候,“的确良”面料流行一时。
图片
顾客们在瑞蚨祥选购“的确良”和人造棉布。 李晞/摄
虽然本土化童装已经出现,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当时大多数孩子的衣服几乎都是母亲一手做出来的,孩子们回到家听到“咔咔”的缝纫机声音从屋中传来,心中不知有多欢欣雀跃,一双小腿“蹬蹬”一股气跑回屋里,只为了那件独一无二的新衣服。冬天的衣服那就更不用说了,妈妈用两根木签和一团毛线总会变出各种各样的服饰:毛衣、围巾、帽子、手套等等,这些蕴含了满满爱意的衣物总是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温暖去对抗寒冷的冬天。
1979-1989年代:打开时尚大门
随着国门的彻底打开,我国服装度过了寒冷的冬天,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五彩斑斓的服饰宣示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与执着。孩子们的服装亦是如此。
图片
孩子们去天坛旅游。秋山亮二/摄
白色的遮阳帽和裤子上被妈妈绣上的图案都是孩子们的最爱。白色的遮阳帽配上鲜艳的毛衣和喇叭裤,走到街上就是这条街最靓的崽了。
图片
虽然生活品质的提高给孩子们的服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在八十年代,大多数孩子的衣服深受成人的影响,小时候被妈妈绣在裤子上的图案也是那个年代的童年记忆。
图片
改革开放之后,成人服饰的样式虽然对于童装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但是这一时代我国引进了化纤设备,开发出更适合儿童穿戴的衣料,另外,五彩斑斓的服饰也表现出属于孩子的天真活泼,我国童装正在向着为儿童提供舒适和方便的方向努力。
1989-1999年代:拥抱世界
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中国加入WTO组织,缝纫机渐渐退出家庭,品牌专卖店遍地开花,国内服饰逐步与国际潮流接轨,中国童装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期间,国内的童装面料、样式、款式和色彩种类众多,在童装的设计和制作上也开始着重儿童的身心特点,时尚、品牌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图片
由于童装的快速发展,90年代的孩子不必再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有新衣服穿;也不必羡慕哥哥姐姐穿的新衣服,盼望着它什么时候能穿在自己的身上,对于面料和款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当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孩子们对于电视上热播的动画情有独钟,因此文化衫开始流行,印有各种动画角色的T桖衫或套衫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
1999-2009:千禧一代,我有我的young
在此期间出生并成长的孩子们与长辈们成长的大环境千差万别,他们是在经济的快速繁荣和技术的高速发展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有着各种各样接收信息的渠道,从小便很有主见。由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些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深受国外思想的影响,注重个人发展和独特性,这与长辈们从小接受的观念不同,所以也就有了六七十年代的长辈们与80后、90后之间的巨大代沟。
这一观念上的转变也在影响着服装的发展。千禧年后,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由“长年实穿”的实用型童装转变为追求“个性化”的潮流款,也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设计童装都纷纷表达“个性化”和“生命张力”。
2019年7月26日中国国际儿童时装周上,特歩儿童与Qee熊的跨界合作吸引了时装周上大部分人的眼光,特歩儿童以以追求自我为童装的设计理念推出了特歩儿童XQee熊的跨界合作款童装,通过独特的时尚态度彰显孩子们在服装上选择的个性。
图片
特歩儿童XQee熊的跨界合作款
2009-2019:数字原紧跟时尚潮流的成人化童装
现如今,国内童装发展逐步向国外童装成人化的概念靠近。千禧一代的孩子们长大成为了父母,年轻一代的父母紧跟时尚潮流,其生活水平和时尚审美水平是童装成人化的重要原因,毕竟童装的最终购买权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他们的父母身上。童装成人化,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成人的服装设计风格,直接把成人服装中的服饰元素运用到童装上去。国外童装成人化的目的就是追求款式的简洁与大方、色彩的流行与柔和、图案的优美与趣味以及细节的精致与个性,以满足一些高品位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一些中高档路线的童装通常迎合小朋友扮大人的心理,将成人的款式与流行元素运用到童装当中,使得孩子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大人一般。
图片
ZARA童装系列。图片来源:ZARA
2015年Burberry推出的春夏童装Mini-Me系列便是一个典型代表,推出的童装是以Burberry Prorsum 春夏2015秀场的男装和女装为基础的,将成人的服饰元素带入童装,颇为时尚,让孩子们成为了“小大人”。
图片
2015春夏童装Mini-Me系列 图片来源:时尚头条网(LADYMAX.cn)
图片
Burberry Prorsum 2015春夏男装系列 图片来源:时尚头条网(LADYMAX.cn)
图片
2015春夏童装Mini-Me系列 图片来源:时尚头条网(LADYMAX.cn)
图片
Burberry Prorsum 2015春夏女装系列 图片来源:时尚头条网(LADYMAX.cn)
对于这个时代的孩子们,不少人都在感叹他们没有童年,因为他们对于娱乐的认知只有游戏、平板电脑等电子化产品,完全没有体会到与大自然接触的乐趣,他们的生活一半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一半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这些以数字化生存为生存方式的孩子们,美国哈佛大学的网络社会研究中心和瑞士圣加仑大学的信息法研究中心给予了他们一个统一的名字——数字原住民。
而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这样的数字化的时代,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再加上当初千禧一代成为现如今的年轻父母,不论是家庭教育抑或是从外界获得的信息,都使得这个时代的孩子们的思想得到开放。无性别童装的出现与流行离不开当今环境的文化包容度。
图片
Primary的基本款
在服装的发展史上,人类的性别与服饰都是紧密相连的,男性有着男性专门的服饰,女性也有着自己的时尚,而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对于性别的分类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分类,还是趋向多元化,由此,无性别服装诞生,他抛开了性别束缚,表达着装自由。无性别服装引入童装与无性别童装的流行,不正是中国文明进步发展这一事实在服饰上的最有力的佐证吗?
我国童装起步较晚,整体发展水平滞后,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步意识到儿童服装并不只是单纯成人服装的缩小版,童装的衣料和设计都应该遵循儿童的心性,因此童装行业快速发展。童装成人化一直都是我国童装发展的主流,但是在这样的现象下,童装应更加注重孩子自然发展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然而,在中国童装市场中,还是出现了不少照搬成人服装的现象,中国童装发展之路仍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