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的艾森斯坦:他是高斯最得意的门生,被革命牵累英年早逝

这也
太惨了
数学王子高斯曾说过:“划时代意义的数学家只有三个——阿基米德、牛顿和艾森斯坦。”
阿基米德是“力学之父”,牛顿是“近代物理学之父”,而艾森斯坦是高斯最得意的门生。
图片
费迪南·艾森斯坦(Ferdinand Eisenstein),德国数学家
1823年4月16日艾森斯坦出生在柏林普鲁士一个十分贫穷的犹太家庭。
在艾森斯坦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在普鲁士军队服役了八年都没有攒到钱。父亲可能是觉得星座和信仰的宗教不太匹配,带着艾森斯坦的母亲由犹太教徒转变成了新教徒。
本以为有了新的信仰,就会有新生活、新气象,但事实上他们的仍是一贫如洗。
无奈的两口子只能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了,“我们日子过得苦点没关系,只要孩子争气就是最大的安慰。”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两口子接连生了 6 个孩子,却夭折了 5 个。无情的脑膜炎差点就把两口子打击得不孕不育了,幸好艾森斯坦坚强地活了下来,两口子生活也终于有了盼头。
虽然艾森斯幸存了下来,但他的体质却很差。母亲对他是一顿悉心照料,大事小事帮他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而且,母亲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儿子貌似比一般人聪明。
艾森斯坦的自传中也有回忆到,“在我6岁的时候,我学会的是去理解数学定理的证明,而不是怎么用刀叉去切肉吃。
所有人都觉得这位小天才肯定会“一鸣惊人”,可事实上,艾森斯坦一上小学就栽了个大跟头。
都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买不起。艾森斯坦上的这所学校虽然费用低,但是它几乎采用了整套军事风格的规章制度。他体质本来就差,还被当作军人一样天天训,结果他在这读了几年书,就病了几年,小学没毕业就患上了抑郁症。
父母再苦再累,都不愿让孩子受罪
1837年,艾森斯坦的父母再也不忍心看下去了,带着14岁的艾森斯坦来到了弗里德里希威廉体育馆,“孩子,以后咱们就在这上学,放心,这里不用军训。”
真正有才华的人,从来不怕时间的埋没
刚进入新的校园,艾森斯坦的数学天赋就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因为他的数学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的数学教学大纲。
在老师的鼓励下,艾森斯坦15岁就开始自学欧拉和拉格朗日的作品了。到了17岁的时候,虽然艾森斯坦还是一名中学生,但他已经是柏林大学各种数学家讲座的常客了。
艾森斯坦的求学之路是越走越宽了,但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开始跟不上了。艾森斯坦的父亲可能是觉得在德国“水土不服”,老是挣不到钱,就只身一人去了英格兰。
1842年夏天,艾森斯坦的母亲决定带他去一趟英格兰,跟父亲团聚的同时还能开一下眼界。甚至这一家三口有考虑过能不能留在这边(威尔士和爱尔兰)生活,想法不错,就差点钱。
虽然最后艾森斯坦母子俩还是回到了德国,但对于艾森斯坦来说这一趟却很值得,因为他在爱尔兰受到哈密尔顿启发,开始关注数学王子高斯了。
图片
威廉 罗恩 哈密尔顿(William Rowan Hamilton)
爱尔兰数学家、物理学家
回到德国后不久,艾森斯坦就研究起了高斯的《整数论研考》,从此深深地爱上了数论,并立志要当一个像高斯一样伟大的数学家。
中学老师:“这就是你跑出去玩,不参加考试的原因?”
艾森斯坦二话不说,赶紧申请把中学最后一场考试考完了。
拿到成绩的老师们,“艾森斯坦的数学知识远远超出了中学范畴。我们很期待他以后为科学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承蒙老师们的祝福,1843年秋,艾森斯坦正式进入德国名校柏林大学读书,并把自己写的论文提交给了柏林学院。
审稿人克雷尔拿到论文后,赶紧找到了亚历山大·冯·洪堡,两人一拍即合,“这个艾森斯坦是个数学天才。”
克雷尔,德国数学家,《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的创办人;
亚历山大·冯·洪堡,德国科学家,是世界第一个大学地理系——柏林大学地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他的哥哥威廉·冯·洪堡是柏林洪堡大学创立者。
在和艾森斯坦面谈过后,洪堡决定伸出援手,因为艾森斯坦实在是太穷了。
虽然洪堡已经帮艾森斯坦申请了政府和学院的助学金,但是他不得不自掏腰包资助艾森斯坦,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等流程走完,估计艾森斯坦早就饿死了。
但是问题又出现了,艾森斯坦的苦日子过惯了,一下子看到那么多助学金,自尊心的作用一下就上了。
此时,机智的克雷尔想到了一个办法,“我拿艾森斯坦的作品,在我的杂志上发表,然后再给他报酬(故意给多点)”。后来,艾森斯坦一年发表了23篇论文。
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艾森斯坦决定要去拜访一下自己的偶像——高斯。不过听说高斯比较高冷,所以在出发去哥廷根之前,他就把自己的作品寄给了高斯。
艾森斯坦这次哥廷根的拜访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他卓越的才华不仅掳获芳心高斯的芳心,成为其门生,还结交了一位好友——莫里茨·斯特恩。而且,艾森斯坦刚从哥廷根回来不久,就获得了布雷斯劳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
可能艾森斯坦是真的命苦,好日子才没过几天,磨难又来了...
1848年,路易·菲力浦被巴黎起义推翻后,引发了多地的共和制、社会主义和君主制各党派之间的战争,艾森斯坦所在的柏林也是打得水深火热。
图片
有一天,艾森斯坦住的地方有人向国王的军队开了枪,他就这样被抓回去问话(拷打)了。本来就体弱多病的艾森斯坦哪受得了这番“伺候”啊,自从监狱里出来之后身体状况是一天不如一天。
不仅如此,洪堡之前帮他申请的资助来源全都断了,只剩下洪堡对他的个人资助了。
1852年10月11日,29岁的艾森斯坦因肺结核匆匆离开了人世。
即便艾森斯坦出身贫寒、体弱多病、求学之路还挫折连连,但他短暂的人生当中,作品是一个接一个的发表(主要包括三个领域:艾森斯坦推测、发现协变数、艾森斯坦方程式),而且,他开发了独立的椭圆函数解析理论,对椭圆函数理论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83岁的洪堡来到墓碑前送了他最后一程。
“我知道你不好意思花我的钱,但也不至于这样吧。”